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交通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交通运输部门通用主要工种学徒工和熟练工学习期限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05:57:5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6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交通运输部门通用主要工种学徒工和熟练工学习期限规定的通知

交通部 国家劳动总局


交通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交通运输部门通用主要工种学徒工和熟练工学习期限规定的通知

1980年2月14日,交通部、国家劳动总局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学徒的学习期限应该是三年”, “不得少于二年”。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现将交通部门通用工种学徒工学习期限和熟练工熟练期限做了某些调整,予以颁发(如附表)。
全国交通部门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均照此执行,其他部门有关单位相同工种的学徒工和熟练工亦应按此规定执行。凡与本规定有抵触的,均应按此规定执行。
本规定颁发后,现任岗位的学徒工和熟练工学习期满或超过期限的,均应按此执行。必须经过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转正,工资待遇由转正之日起计发。
至于交通运输部门各行业专业工种学徒工学习期限和熟练工熟练期限将另行规定。

附:交通运输部门通用主要工种学徒工学习期限和熟练工熟练期限表
--------------------------------------------------------------------------
编 号|工 种 名 称|学徒工学习期限(年)|熟练工熟练期限(年)
--------------------------------------------------------------------------
一、公路运输
--------------------------------------------------------------------------
1 |汽车驾驶员 | 2年 |
--------|--------------------|--------------------|--------------------
2 |汽车修理工 | 3年 |
--------|--------------------|--------------------|--------------------
3 |公路养路工 | | 半年
--------------------------------------------------------------------------
二、水上运输船舶
--------------------------------------------------------------------------
1 |二级水手 | 2年 |
--------|--------------------|--------------------|--------------------
2 |内燃机机工 | 2年 |
--------|--------------------|--------------------|--------------------
3 |船舶电工 | 2年 |
--------|--------------------|--------------------|--------------------
4 |蒸汽机加油 | 2年 |
--------|--------------------|--------------------|--------------------
5 |蒸汽机生火 | 2年 |
--------|--------------------|--------------------|--------------------
6 |客轮餐务员 | | 1年半
--------|--------------------|--------------------|--------------------
7 |拖、货轮餐务员 | | 1年
--------|--------------------|--------------------|--------------------
8 |轮船服务员 | | 1年
--------------------------------------------------------------------------
续表
--------------------------------------------------------------------------
编 号|工 种 名 称|学徒工学习期限(年)|熟练工熟练期限(年)
--------------------------------------------------------------------------
三、港口(装卸)
--------------------------------------------------------------------------
1 |装卸工 | | 半年
--------|--------------------|--------------------|--------------------
2 |内燃机械装卸司机 | 2年 |
--------|--------------------|--------------------|--------------------
3 |电动机械装卸司机 | 2年 |
--------|--------------------|--------------------|--------------------
4 |内燃机械修理工 | 3年 |
--------|--------------------|--------------------|--------------------
5 |电动机械修理工 | 3年 |
--------|--------------------|--------------------|--------------------
6 |电器修理工 | 3年 |
--------|--------------------|--------------------|--------------------
7 |线路电工 | 3年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的爱人工作调动问题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的爱人工作调动问题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总政治部关于做好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工作的报告精神,各地对军队转业干部的爱人是在职工人的,绝大多数随干部调动时已经办理了调动手续,并且作了适当安置。但据有些地区反映,发现少数军队转业干部的爱人原来没
有工作或不是正式职工,在干部转业前突击办理了录用、转正手续,这样做是不符合劳动政策的。例如,有的本无工作,在军队干部转业前,经有关县劳动部门证明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既无工作单位,又无工资介绍信;有的年龄较大,已经超过五十岁,甚至长期患多种疾病,
一直住院治疗,也被有关县、市劳动部门批准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工人;有的是军人服务社、军队五七工厂的临时工,或地方单位的临时工,在随干部转业时转成了正式工;有的部队自行批准五七家属工厂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还有的人档案材料不全,原工作单位的性质不清,
本人是集体所有制职工还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不详,有的无录用、转正手续等。对于上述人员,有些地区拒绝接收,已经接收的,安置不下去,这不仅影响了转业干部及时报到,而且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做好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工作,妥善地解决转业干部的爱人工作调动中的问题,经商得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同意,通知如下:
一、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爱人的工作调动,是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重要内容,请各地劳动部门会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部门认真做好接收安置工作。
二、请通知县、市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劳动政策,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军队转业干部的爱人,原来是做什么的,就按什么办理调动手续,不得突击办理招收、录用、转正以及改变所有制性质等手续。
三、转业干部的爱人是工人的,随干部转业调动时,调出单位应将其档案整理好,交给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随同转业干部的档案一起送给接收安置地区,由省、市、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劳动部门统一审查,随干部一起分配。如发现工人档案不全,不足以证明其工人身份
或明显地违背劳动政策的,接收地区可暂不安置,应速函请有关省、市、自治区提出有关证明或查明情况后及时处理,以免因干部的爱人工作调动问题而影响转业干部的及时安置。



1979年1月10日

吉林市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规定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


吉林市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规定

吉林市人民政府令第159号


《吉林市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规定》,已经2004年9月29日吉林市人民政府第13届2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矫正中

2004年9月30日

第一条 为保证行政机关依法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机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以下简称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全市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机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和本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工作。
监察、人事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工作。
第四条 行政执法监督案件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当事人的申诉、检举;
(二)行政执法检查;
(三)备案审查;
(四)依法转办、移送的案件。
第五条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当立案调查:
(一)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五)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六)行政职权行为明显不当的;
(七)其他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
第六条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不予受理:
(一)其他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
(二)请求行政赔偿的;
(三)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
(五)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限内的;
(六)具体行政行为自作出之日起2年内未被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发现的;
(七)其他依法不应受理的。
第七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当自发现行政违法行为之日起2日内进行审查,经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第八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对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可以自行查处,也可以转交有管辖权的下级机关办理,受转办机关应当接受转办。
第九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之日起3日内,将《立案通知书》或者《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向监督机构提供有关证据、依据和相关材料。
第十条 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应当2人以上,并确定1名案件主办人。
办案人员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可以进行书面审理,也可以询问当事人或者向有关单位、人员调查取证。
第十二条 办案人员进行调查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吉林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督查证》。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监督案件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复杂案件,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一)认定事实和证据争议较大的;
(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异议的;
(三)违法行为性质较重或者危害较大的;
(四)其他认为属于重大、复杂案件的。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当自案件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监督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应当在60日内作出监督决定。
因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监督决定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期限,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0日。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作出监督决定,应当制作《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加盖本级政府或者本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专用章。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应当自监督决定作出之日起3日内送达当事人。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执行行政执法监督决定,并在收到《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书面报告执行结果。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当自收到监督决定执行结果的书面报告之日起3日内制作《结案报告》,并归档、立卷。
第十九条 案件当事人对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该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核。
复核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一)阻挠、变相阻挠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依法办案的;
(二)对申诉人、检举人进行恐吓,或者干扰其行使正当权利的;
(三)拒绝接受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的调查和询问的;
(四)受转办机关不按规定办理转办案件的;
(五)其他不协助、不配合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依法办案的。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当事人依法提出的申诉、检举,不按规定转办或者逾期不作出监督决定的,依法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吉林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